關於自然身態 :

自然身態ZRST秉持「綠色塑身」、「體內環保」的理念,在歷經長久的努力與基礎理論驗證後,於館內提供給您一套古法養生的塑身療程。
療程中,我們透過特殊手法,加強您身體局部運行速率,並依個體不同,配製客製化的熱熨草藥袋,我們衷心希望以不借助藥物,少量運動,合理膳食結構的方式,幫助您達成快速有效又簡單的局部或全身之塑型。

自然身態提醒您,塑身塑型是1+1的加成成果,我們的專業技術並需您的配合,才能於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大效果並能有效延遲反彈時間。


地 址 : 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53-2號3F, 10694
聯絡電話 : 02-2741-5303

fb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ZRST.Beauty

營業時間 : 週一 ~ 週六: 10:00 - 20:00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拖太晚吃午餐,減肥效果恐打折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2013年1月30日 15:55

會不會瘦,不只要注意一整天吃了什麼東西,什麼時候吃也是關鍵;許多人1天3餐常因為工作或其他事務影響,吃飯時間不固定;尤其是對忙碌的上班族而言更是如此。然而午餐若總是拖到3點之後才吃,容易囤積脂肪在體內,也會比定時吃飯的人還要少消耗40%的熱量。

針對其他可能影響減重效果的因素做對照,例如總熱量攝取、食慾激素、瘦素的含量,與睡眠時間長短,用餐時間是阻礙瘦身的一大關鍵。不過,在各個國家由於飲食文化差異,因此研究結果也有可能受影響,不過別空腹太久,定時定量吃飯,絕對是各國皆適用的法則。


圖片/取材自紐約《每朝新聞》
華人健康網:http://yahoo.top1health.com/Article/101/11224


自然身態美學會館!誠徵!



自然身態美學會館!誠徵!
女助理、女工讀生
時間:星期一~六 10:00~20:00(星期日公休)
待遇:面議

細心 耐心 護校學生尤佳唷!
意者請傳履歷照片至  zrst.tw@gmail.com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好萊塢明星東方養生風! 灌痕無敵 ~ 浪漫滿懷



除了吃壽司做瑜珈,現在最流行的是拔罐。前陣子剛剛生完小孩的好萊塢氣質女星「葛妮絲派特蘿」,就是拔罐愛好者,還因此登上報紙頭條。

珍妮佛·安妮斯顿、維多莉亞貝克漢、最近都有神秘印記上身,氣質女星葛妮絲派特蘿露出背部這好幾個可疑紅色斑點,就登上紐約郵報頭條!

記者研究了半天,還以為這些紅色斑點是神秘吻痕,最後答案揭曉,原來是拔罐留下的班痕,有了大明星打包票,美國民眾也吹起一陣拔罐風。

拔罐可以促進氣血循環,治療筋骨酸痛,專業拔罐師也說,葛妮絲派特蘿背上斑痕是深褐色,顯示拔罐下對了地方。


愛美的女性拔罐應該了解,斑痕頂多留在身上3、4天,小小的後遺症現在正成風潮。誰說您的灌痕不可愛不浪漫呢 ~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懸灸、拔罐 - 塑身成果展




上班族的我,一個月療程結束,連臂圍跟小腹都變細了呢!

在歷經了自然身態的懸灸及拔罐的療程後,終於找到了快速改變的減肥的方法,很高興與大家分享 ~~~

快快來自然身態體驗喔!

脹氣怎麼辦?哪些食物會「生氣」?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每次吃完東西不久,肚子就咕嚕咕嚕響,還會不停『放瓦斯』,在辦公室和公共場所也這樣,真丟臉!」深受排氣困擾的林先生抱怨。
常年坐辦公桌而且平時很少運動的上班族王小姐則說:「有事沒事就覺得腹部脹脹的,甚至脹到會痛,上完廁所後就舒服一點。」

頻繁地排氣(俗稱放屁)、打嗝、覺得腹脹或疼痛,是許多生活步調快、壓力大的人幾乎每天發生的毛病,而多數人不認為這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不認為需要求助醫生。
身體內究竟為什麼會有氣?為何有些人特別容易脹氣?脹氣到底需不需要看醫生?
氣從哪裡來?

散布在人體消化道內的氣體主要來源有二,一是外在的空氣進入體內。當你滔滔不絕地說話、嚼口香糖、用吸管喝飲料或囫圇吞棗地嚥下食物時,不少空氣也隨之下肚。
另個來源是大腸內細菌分解食物過程中產生。我們吃下的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由各種消化酵素加以分解,最後大約90%消化完成,在小腸中被吸收。其他不被小腸吸收的食物進入大腸後,就被大腸內的細菌分解利用。細菌分解食物,便產生氣體,包含氮氣、氫氣、二氧化碳及甲烷等。這是為什麼吃進去的東西不同,排氣的氣味就會不同。一般來說,脂肪攝取量愈多,排出的氣會愈臭。
哪些食物會「生氣」?

人體內因為缺乏消化某些碳水化合物(例如寡糖類及多醣類)的酵素,所以攝食這一類食物後,在小腸中不被消化,到大腸後便為腸菌所分解利用,然後產生大量氣體。
所以,深受脹氣困擾的人要注意了,以下這些「產氣食物」應該少吃:豆類、包心菜、洋蔥、綠花椰菜、球芽甘藍、青椒、茄子、馬鈴薯、地瓜、芋頭、玉米、香蕉、麵包、柑橘類水果、柚子、添加山梨糖醇(Sorbitol,一種甜味劑)的飲料和甜點等。 
常有人抱怨一喝牛奶就肚子不舒服,這是因為牛奶中的乳糖對「乳糖不耐症」者會造成脹氣。更有甚者,喜歡喝氣泡飲料或啤酒的人,等於是送一堆氣體進入身體。

理論上這些食物容易在體內產生大量氣體,不過實際情況因人而異,不同食物對不同人會產生不同影響。排氣次數多、容易脹氣的人當然是少吃「產氣食物」為妙,不然就是利用烹調方式來減少食物產生的氣體。成大醫院營養部主任彭巧珍提供妙方,「將豆子煮久一點(半小時以上),讓內部的寡糖分解,可以減少氣體產生。」美國農業部的研究人員建議一種可以讓豆類減少一半氣體的烹調方法:將洗淨的豆子放入滾水中加蓋煮3分鐘,熄火後將豆子泡兩小時,接著倒掉鍋內的水,加入冷水浸泡豆子。兩小時後,再換一次水浸泡豆子過夜。第二天將豆子洗淨,加水並蓋上鍋蓋煮到熟為止。另外,印度的研究則發現,烹調豆類或蔬菜時加入一些薑或大蒜,也可以抑制氣體產生。

不排氣才是問題

氣體不被消化器官吸收時,自然會藉著嗝氣(打嗝)及排氣排出體外。雖然有些人會抱怨他們排氣的次數似乎太多了,尤其有時候還帶有異味,在社交場合令大家都尷尬,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健康的人平均每天排氣14次,有時候是在你不自覺的情況下排出的。
一位企業經營者曾為自己一天排氣好幾次問醫生朋友怎麼回事,沒料到醫生竟說:「你若不排氣,那我才要擔心呢!」因為體內積聚的氣體如果無法排出體外,會對消化系統造成壓力,使人產生脹氣甚至疼痛的不適感。

 但是,過度嗝氣或排氣則非正常現象,最好還是就醫解決問題。「例如我們打嗝時,多少會將一些胃酸帶上來,所以當一個人嗝氣次數過多,帶上來的胃酸量也多,容易灼傷食道,造成食道炎,」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科主任張扶陽解釋。
何時需要就醫 脹氣往往是一種主觀感覺。有些人特別容易感覺脹氣,可能是腸道特別敏感所致,所以少量的氣體就足以令他們覺得不舒服。此外,有些人覺得腹部脹脹的,實際上未必全是氣體聚積的結果,也可能是水、食物、糞便甚至腫瘤造成的腹脹不適。可能出現腹脹或脹氣症狀的原因有幾方面:

功能性腸胃疾病

一群慢性(連續或斷續存在3個月以上)、反覆且非結構性病變的腸胃功能異常症,這也是現代人最常見的腸胃道問題,例如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搔癢性大腸症候群(一種腸道運動功能失調的疾病)、功能性腸部脹氣、功能性便秘等。這類疾病有個一般而概括的稱呼──「腸胃失調」。可能造成的原因很多,醫學界也還沒有確切的結論,只知道一部份是腸胃蠕動失調導致,另外也和患者的精神緊張、焦慮有關。因此,常生活在忙碌和壓力下,自然會提高發生脹氣、便秘、腹痛、腹瀉等問題的機會。根據國外統計,功能性腸胃疾病患者中,女性稍多於男性,且集中發生在30~50歲的人身上,張扶陽說。

器質性腸胃疾病
包括消化性潰瘍、膽結石、胃炎、胰臟炎、幽門阻塞、腸阻塞、腸套疊、腸粘黏、腸胃道腫瘤等。

腎臟病、心臟病、肝硬化等併發腹水,病人也會有腹脹現象。

肝腫瘤及其他腹腔腫瘤。

其他疾病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尿毒症和自體免疫性疾病。

藥物副作用

例如:平滑肌鬆弛劑、減緩胃腸蠕動的藥,如抗膽鹼藥(Anticholinergics)或鴉片類的藥物,如瑪啡或鴉片。如果你小心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仍無法抒解脹氣,且還伴隨下列症狀時,別猶豫,趕快向腸胃科醫師報到:

腹痛
發燒
嘔吐,甚至吐血。
血便(解黑色大便)或貧血。
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

「尤其以前不曾有腹脹或脹氣困擾,最近突然覺得不舒服且持續1~2星期以上,必須立刻就醫檢查,」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林肇堂說。就醫時,醫生會藉初步問診、聽診及觸診來診斷病情。如有必要,則進一步用X光鋇劑造影術、超音波檢查、同位素影像檢查、內視鏡等方法來釐清問題。

如何預防及改善腹脹氣 
「預防重於治療」雖說老生常談,卻是不二法門。
如果你是習慣性脹氣者,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會讓你避開很多消化系統的問題,以下的建議能讓你減少脹氣的機會:別在匆忙中吃、喝東西,也要避免邊吃邊說話。如果你是嘴巴閒不下來的口香糖愛好者,建議你還是少嚼一點。另外,儘量避免用吸管喝飲料。調整飲食,少吃會生「氣」的食物。另外,少喝汽水及啤酒。不過哪些食物和多少攝食量會造成脹氣是因人而異。建議你拿本子記下每天吃的東西和數量,並留意當天腹脹的情形,一陣子後從中找出疑似讓你脹氣的食物。「在排除非食物因素造成的脹氣後,不妨找時間自己做實驗:從有嫌疑的食物中先挑出一種,連續1~2天多吃這種食物,然後看身體反應如何,」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廖嘉音建議。然後你可以如法炮製地一直實驗下去,直到找出真正的罪魁禍首。
適度運動又再次證明多麼重要,因為運動能促進腸胃道蠕動,有助消化並使腸道內的氣體順利排出。放鬆情緒、保持心情愉悅,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排解壓力。情緒激動、過度繄張和焦慮會讓腹脹及脹氣情形更嚴重。

什麼是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是種遺傳性問題,有些人體內缺乏乳糖分解酵素,無法分解乳製品中的乳糖。這些未被消化的乳糖進入大腸後,大腸內的細菌便利用乳糖發酵,進而產生氣體。國外的研究顯示,正常人可以吸收大約90%的乳糖,而乳糖不耐症患者則只能吸收25~60%左右。因為每個人吸收能力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症狀也各異,但大致上會出現脹氣、腹痛及腹瀉等症狀,有時會讓人誤以為罹患嚴重的腸胃道疾病。
乳糖不耐症具有明顯的種族差異,根據國外統計,亞洲人大約90%以上患有此症,而歐美的白種人則只有10%左右的人有這種困擾。
乳糖不耐症者不至於終生與乳製品完全絕緣。《美國營養學會期刊》指出,如果這些人在日常飲食中慢慢增加乳製品的攝取量,則乳糖耐受的能力也會提升,不過仍有一定限度,而且因人而異。

所以,如果你是程度較嚴重的乳糖不耐症者,勸你改喝優酪乳、吃優格。因為牛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維生素A、B1、B2、B12及鈣、磷、鉀等,優格中也有,而且優格的原料雖然是牛乳,但是在發酵過程中,有20~30%的乳糖會被分解,因此不會造成負擔。
不能吃乳製品倒也不用擔心營養失衡,例如鈣質攝取不足。因為綠葉蔬菜、大頭菜(蕪菁)、帶骨的鮭魚、沙丁魚等,都是鈣質的最佳來源,如有必要,可以適量補充鈣片。

國寶中醫最愛的9種養生食物



藥食同源、食療養生是中國老祖宗特有的養生智慧,早在公元前5世紀,周朝就有「食醫」一職,專門掌管飲食營養保健。5位健康長壽的國寶級中醫們,平常愛吃什麼來保養身體?
答案出人意料之外。
麥片、白米飯、白蘿蔔、蓮藕、空心菜,全是再家常不過的本土食材,卻具 有很好的養生保健效果,國寶中醫們不但自己經常食用,也拿它們作為輔助治療,緩解疾病症狀。
譬如百歲醫師姜通認為,蓮藕是最好的養生食物,夏天時他每天早上喝杯鮮藕汁,有涼血去火功效,且對於經常流鼻血的患者,有不錯療效。

1.蓮藕
蓮藕是獲得最多國寶級中醫師青睞,同時也是歷代醫家推崇的養生食物。
80高壽的清代飲食專家袁枚愛吃蓮藕,在《隨園食單》曾提到,最喜歡嫩藕的爽脆口感。
90高齡的馬光亞教授,則愛在微涼的秋冬季節,來碗潤肺安神的蓮藕排骨湯。
蓮藕具有多種食療效果。現代科學分析,蓮藕含有大量鐵質,具有補血作用。
豐富的維生素C、抗氧化物、多醣和多酚類則可達到抗癌效果。
以中醫來說,生熟藕各具不同效果,蓮藕生吃性味甘寒,可清熱涼血;煮熟後性味溫平,有助健脾胃,《本草綱目》稱為「靈根」。
蓮藕生食可清熱、止血、散瘀,適用於經常口乾舌燥和火氣大的人。
中醫著名的五汁飲(梨汁、荸薺汁、鮮蘆根汁、麥冬汁、藕汁共同組成),正是用來去除體內火氣、消渴除煩、滋陰潤肺,可以迅速補充體力。
生藕並有清肺止血效果,早期常用來治療肺結核;且對於經常流鼻血的人,也有止血效果。
營養師許雲卿懷孕時常不明原因流鼻血,直到中醫師建議她喝甘蔗汁和蓮藕汁,症狀才獲得改善。
對情緒不穩定、焦慮、失眠或神經緊張,生藕汁也有安神作用。
但生藕有類似收縮血管效果,如有婦女痛經、經期不順或手腳冰冷的人,不建議經常吃;產後需等惡露排淨再用。
蓮藕煮熟則有健脾胃功效,很適合老人、小孩補養,許雲卿解釋。

貼心提醒:
蓮藕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蓮藕含高纖,會促進腸蠕動,建議有潰瘍、脹氣和大腸激躁症的人不要吃多。

2.燕麥
近來當紅的健康食品燕麥,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有家族遺傳性高血壓的中醫師巫水生,天天當午餐吃。
有「中醫大掌櫃」稱謂的百歲人瑞陳立夫,每日必有一餐燕麥片,裡頭混合黑木耳、蘑菇、香菇和芹菜,用來維持血壓和血糖穩定。
燕麥含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糖(葡萄糖聚合物,吃起來黏黏的膠狀物質)可增加膽固醇代謝,很適合高血脂的人。
燕麥的營養價值在麩皮上,麩皮含豐富維生素B群,有助胎兒發展,孕婦可以多吃;燕麥的維生素E則可增加記憶力;葉酸、礦物質及鐵質,可抗癌、預防貧血並幫助傷口癒合。
燕麥纖維含量高,易有飽足感且幫助排便,不但延緩血糖升高速度,減少脂肪堆積,且熱量比米飯、麵條低,很適合做為減重食物。

貼心提醒:燕麥屬於高纖食物,脹氣及對麩質過敏的人不適合吃。

3.黑芝麻
愛運動的中醫師董延齡,每天早晨必吃一碗黑芝麻麥片。
黑芝麻在中醫裡有健腦烏髮的養血功效,很適合大量消耗體力的人。
現代科學證實,黑芝麻中含有九成不飽和脂肪酸及亞麻油酸,是很好的護心食物。
其中芝麻素可預防皮膚癌、降低膽固醇,對肝臟及腦神經具有保健效果。
但專家建議一定要咬破或碾碎吃,不然芝麻素無法被身體消化吸收。
黑芝麻雖養生,但油脂含量不容小覷,2湯匙黑芝麻=1份油脂。許雲卿建議,除沖泡芝麻糊外,也可把黑芝麻加入牛奶和優格中,或是在青菜或飯上撒些芝麻替代油脂沾醬。
黑芝麻容易氧化,買回後要放在冰箱保存,若有油耗味產生,表示已經氧化產生變質,最好丟掉以免吃壞肚子。

貼心提醒:黑芝麻在中醫裡屬發物,有些人吃了會產生疹子或引發舊疾,若有這類體質的人要忌口。

4.白木耳、蓮子
白木耳蓮子湯含大量膠質並可安定心神,有美白回春功效。
經常相邀朋友學生吃飯,中醫師姜通的紅潤氣色總讓人羨慕,女兒為他花費三、四個小時燉煮到軟爛的銀耳蓮子湯,功不可沒。
白木耳含膠質、多醣體和果膠,可潤腸通便、降低膽固醇。
以中醫來說,白木耳有潤肺生津效果,可緩解秋天的燥咳,所以有「平民燕窩」之稱。
蓮子健脾胃、清心安神,文學家梁實秋初來台灣時,遵從中醫師囑咐,每日含糖蓮子10枚,生津健胃。
肝病權威馬光亞則提到,多喝四神湯可養脾胃固肝氣。
四神湯含蓮子、芡實、茯苓和山藥,可健脾胃、去除體內濕氣,是很好的養肝食物。

貼心提醒:蓮子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要適量攝取。另外,脹氣、大便乾的人,也不要吃太多。

5.空心菜
空心菜又稱甕菜,屬於生命力頑強的爬藤類植物,無論水耕或土耕都容易栽種,一年四季皆可見,但以夏季空心菜盛產,品質最好。
中醫認為空心菜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如同天然保護罩,可防止夏天的細菌病毒入侵體內。
喜好詩詞創作的馬光亞醫師最愛吃空心菜,蒜頭拍碎加入空心菜快炒,熱騰騰又清脆好吃,是夏天餐桌上的幸福滋味。
以營養學角度來看,空心菜可健胃整腸。空心菜的鹼性會降低腸內酸度,幫助好菌生長;空心菜含大量纖維質(每百公克有0.8公克),可降低膽固醇,且含鐵量比紅鳳菜和高麗菜高。

貼心提醒:
◎空心菜性味偏寒,體虛者不適合多吃。
◎纖維含量高,剛開完刀或剛排氣的人,不適合吃。
◎空心菜會影響中藥補養藥物,如黃耆、人參、當歸、川芎、何首烏的效果,如服用以上中藥,宜錯開2~3小時後再吃空心菜。

6.白蘿蔔
美國人說:「一天一顆蘋果,醫生遠離我。」中國人則靠冬天的白蘿蔔強身保健,俗諺:「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白蘿蔔具多種養生價值。不但屬於抗癌明星十字花科類,且維生素C豐富,是蘋果和梨子的10倍。
日本研究發現,白蘿蔔是唯一含80多種MTBI芥末油成分(蘿蔔愈辛辣含量愈高)的蔬菜,具有防癌效果。
以中醫而言,白蘿蔔生食可止渴、清熱,並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有「小人參」美稱。
營養師許雲卿舉例說,日本人在便當中加入黃蘿蔔、廣東人在三寶飯中加入醃蘿蔔,都有幫助消化的效用。
白蘿蔔熟食則利尿消腫脹,並可幫助排便。
尤其台灣高山蘿蔔水分多,如同水梨一樣甘美多汁,是冬天不宜錯過的養生食材。
白蘿蔔如何煮較入味?可參考日本人的做法:將白蘿蔔事先切塊放旁邊風乾一下,待蘿蔔表面毛細孔張開後,再放入湯裡。

貼心提醒:
◎吃中藥可以吃白蘿蔔,但服用補氣的人參和高麗參時,要避開白蘿蔔,以免補氣效果減半。
◎因白蘿蔔較寒,胃潰瘍、先兆性流產和經期不順的人,勿過量生食白蘿蔔。

7.甘蔗
馬光亞教授在「九十自述」文章中曾提到,來到台灣後很喜歡喝甘蔗汁。
甘蔗汁解熱止渴、生津潤燥,對於「火體」(體質燥熱)的馬光亞來說,甘蔗汁是濕熱氣候裡的天降甘霖。
甘蔗的療效,最早紀錄在魏晉的醫藥文獻中。
甘蔗味甘平,具有解熱、利尿和滋養功效,生飲甘蔗汁可清熱助消化,凡是口乾舌躁、反胃嘔吐、消化不良和發熱退燒皆可使用,有「天然復脈湯」的稱呼。
唐朝詩人王維曾如此形容:「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唐朝的官宦人家,早已懂得用甘蔗汁來緩解腸胃飽脹不適。
烤過的甘蔗打汁,則有補脾益氣、滋養保健功效。烤甘蔗汁不但可用來治療咳嗽,以營養學來看,甘蔗汁的葡萄糖和果糖容易吸收,可直接化為能量來源,適合消化功能差、需要迅速補充能量的人。

貼心提醒:
◎甘蔗糖分高,中醫認為甜食會生痰,痰多的人不適合生飲甘蔗汁。
◎甘蔗熱量高,每100克(3節)=64卡,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及血脂高要小心飲用。

8.米
來自廣東客家鄉的中醫師易權衡,六十多年來餐餐固定一碗白米飯來維持體態,他認為白米營養均衡,足以應付身體所需。
中醫認為白米可以「強身好氣色」,以現代科學來看,米飯含有足夠的醣類和蛋白質,能夠提供能量來源,且蛋白質吸收率是所有穀類中最高的。
白米中並有其他多種營養素,如維生素、礦物質及鐵等,「只吃白米仍可維持基本營養需求,所以成為中國主食,」營養師許雲卿強調。
尤其白米和黃豆一起煮成黃豆飯,兩者營養素互補,可提供豐富的離胺酸,幫助傷口修復,很適合病後復原的人食用。
洗米煮飯時運用些小技巧,可讓營養保留更完整。
白米的麩皮含有維生素B群,要小心清洗:洗米時以掏洗畫圓圈的方式,清洗2~3次即可,洗好後立即烹煮。
煮飯時建議用溫開水(水煮開後放冷至60℃,因生水中含氯,會破壞維生素B1),米中澱粉質吸收溫水後會糊化,一則可減少15~20分鐘的煮飯時間;二則不易破壞營養成分,許雲卿解釋。
然而,白米纖維含量低,不易有飽足感,建議可搭配2~3種五穀雜糧如燕麥、糙米(需先泡水)等一起煮,口感及軟硬度跟白米飯差不多,一般人較易接受。

貼心提醒:白米屬於澱粉類,建議糖尿病患者要按照份量吃,一餐一碗白飯為宜。若有其他五穀雜糧搭配,如地瓜或馬鈴薯,米飯分量要再減少。

9.魚
魚類蛋白質利用率高、消化率達九成,容易消化吸收,適合老人、小孩或腸胃剛恢復的人。
經常為中醫發聲的巫水生喜歡吃魚,他會選擇藥物殘留較少的深海魚,以清蒸或煮來烹調。
美國夏威夷大學研究發現,魚類經過烘烤和水煮,能提升Omega-3脂肪酸效益;搭配低鈉醬油和豆腐,更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貼心提醒:魚類雖含有優質脂肪酸,但中醫認為,海鮮容易引起過敏,仍要適量攝取。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硬派板刮 - 美肌潤膚



硬派板刮 寒冬刮出氣血通暢女神肌

身體刮痧能把淤積氣血刮順,讓血行恢復通暢,臉部美容刮痧同理可證,氣血一旦活絡,亮度、緊度自然往上攀升,血行較慢的冬天尤其適合。不用擔心會像身體那樣留下「類家暴」刮後痕跡,硬派板刮皆講究力道輕柔,只要方向路徑正確,妳也能刮出美肌大樂透!


美肌 臉部刮痧可有效排毒

臉色發黃就跟肝胃功能失和有很大關係。臉部刮痧可以將體內的毒素、酸素排出,不但能使臉部氣血流通順暢,還可使問題皮膚得以改善。